生活节奏加快、课业负担过重、家长的期望值过高,导致不少孩子心理出现异常。
儿童出现心理问题通常表现在情绪、行为及心理方面的异常变化,这些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:一是情绪表现为恐惧、焦虑、不愿上学、容易生气,有敌意,想轻生等;二是行为表现为离群独处、不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、沉默少语、多动、精神不集中、过分活跃、有暴力倾向,甚至偷东西等;三是生理表现为头部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厌食或贪睡、早睡、入睡困难、耳鸣、尿频,甚至全身不适,而对其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发现异常。
对于儿童的这些心理问题,如不及时干预,便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,影响儿童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、人际交往及学业成绩,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和影响。因此,家长要尽可能多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知识,并全面掌握孩子的智力水平、兴趣爱好等,根据其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。同时,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针对孩子自身水平,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。